咨询次数:1 次
咨询费用:200 元
案例类别:家庭关系
运用的技术:认知疗法
— 案例简述 —
今年1月上旬的一天,一位女性求助者电话咨询家庭问题。她介绍,她一家4口人(她与丈夫、两个小孩)和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奶奶性子急,比较霸道,家里都要她来作主,并且,对孩子的教育上也不太注意,有时态度比较简单粗暴。家里其他人对奶奶也无计可施,她自己有点受不了,同时,她非常担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很是焦虑,加上身体不适而生病。在苦闷中,越想越不甘,有点迷茫,想离婚。通过运用认知治疗,增强其责任担当意识,激发其主动作为精神,最后,她表示要化“要我做”为“我要做”,处理好同奶奶的关系,创造和谐家庭。——Psy525.cn
— 咨询经过 —
一是赢得胜任。在电话咨询中,开始时不引起对方的咨询欲望,疏导就可能流产。为此,针对她介绍的情况,我简要进行了分析,简明指出她生病和心慌主要是因为家庭关系不畅导致心情郁闷而产生。对此,她也表示赞同。干脆的分析使她激发了咨询的欲望,也赢得了胜任,为建立咨询关系和取得效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引导思考。她在介绍情况时说她担心孩子健康成长问题才有想离婚的念头,才会焦虑。其实,这不是根本原因,是她对奶奶的一些行为不认同,有很大意见,这才是根本。只有让她认识到这个焦点,才能开展疏导。我通过引导她讲述她和家里人如何处理同奶奶的关系,使她认识到了这一根源。同时,从法律、道德、家庭实际情况(奶奶不能单独生活)等方面增强她的责任心,形成只能她改变认知,主动沟通融洽关系的认识。三是提出建议。针对她的家庭实际情况,提出了增强责任心、多关心顺从老人、分别做老人和孩子思想工作等等四点解决问题建议。建议很有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得到她的共鸣。四是强调关键。她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在想方设法协调同奶奶的关系,也在做一些融洽工作,但是,效果不太好,她有点打退堂鼓。通过引导使她有了做好协调工作的思想,但是,做好协调工作的关键她不一定领会。关键不抓住,效果就出不来。所以,我重点提醒她,以前她做的工作成效不好,根子是她带着情绪,有“要我做”的被动思想,现在,要化“要我做”为“我要做”,积极主动做。有了这种认识,做起来才会充满感情,才会收到效果。对此,她也认可,并且也认识到以前协调关系时存在的问题,有醍醐贯顶的感觉。——525心理网
— 经验感想 —
在案例中,本来求助者诉求是想离家、想离婚,可是,我没有纠缠离婚这两个可怕的字眼,而是在交流倾听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准问题,帮助求助者认识到其实问题不是那么严重。我觉得,心理咨询师要有一个敏锐的头脑,要善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拨开求助者提出的问题的表面,去发现深层次的根源,帮助求助者发现他们的真实想法,去解决好困扰他们的关键问题。——525心理网
2176次浏览查看最近访客于2018/1/13 11:54:24更新
您可能感兴趣的经验
525心理网,您身边的心理健康专家!
搜索微信公众号:525心理网(psy525_cn)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