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经验详情


案例分析之《要不要和亲生父母和解》

咨询次数:6 次

咨询费用:3600 元

案例类别:自我成长

运用的技术:放松疗法


— 案例简述 —
      该手记内容已经得到当事人的许可,且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来访者情况:
女,45岁。某大学政治课老师。出生8个月时被亲父母的抛弃,养父母收养。养父早逝,养母脾气暴劣,童年历尽创伤,经历身体和心灵的摧残。成年后用了全部的业余时间,研究心理学,来治愈童年创伤。

主诉: 
在她15岁的时候。亲生父母私下来认亲,她认了。但亲生父母并没有给她想要的爱。为了得到家庭之爱,16岁离家出走,同时早婚,早育,离婚……亲生父母和亲生姐妹也曾给过她很多指导和帮助。25岁创业艰难时期,向亲生父母借钱,未果。 现在亲生父母都已80多岁,虽表面上跟亲生父母有来往,内心却有着深深的隔离感。不想看见亲生父母。问: 自己需要跟亲生父母认真谈一谈并和解吗。——Psy525.cn

— 咨询经过 —
      
咨询师解读和解:
和解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内心的父母,和内在的父母和解,这样你才能够被解放出来,不会被人格形成的牢房所囚禁。
另一部分是现实父母。如果你一定要借着和解之名和父母谈论爱恨情仇,大部分你只是复仇,想得到道歉。你把掌控情绪的钥匙交到年迈的父母手里,而年迈的父母没有这一份睿智给到你想要的答案。用和解的表面目标做掩护的复仇本身,是你人格没有充分成长的具体体现。

创空椅疗法创伤修复:
咨询师引导她回到过去遭受重重创伤的场景。角色扮演,和场景中那个悲泪欲绝的创伤女孩对话,深度释放。

咨询建议:
1 维持现状是最好的选择,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心安理得的尊重几十年形成的隔离状态,允许自己有时候发脾气。不用过度激烈的方式去改变现状,这也是人格成长的一部分体现。
2 培补生命的元气。一个人阳气足了,自然看世界的角度就会变, 不再把自己套进一个固定的忧伤愤满格式里,情绪模式变了,也会少了很多内心戏和纠结。
3 和高能级的人  事  物呆在一起。包括睿智的人,书籍、音乐、电影、温和的猫以及可爱的狗。阅读并传播充满正能量的文章,激动人心的演讲,观看日出和日落的壮景,欣赏虫鸣、鸟叫和盛开的鲜花……让最精彩的事物陪伴在你身边,把自己的身心调整在舒服愉悦的阿尔法状态里,就会多一些平和心态来看待现实父母。
——525心理网

— 经验感想 —
      结论:
从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开始,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在过去的咨询经历中,咨询师总是用很多方式带领来访者,去深挖过往经历对当下状态的影响。制造出一个一个的新问题,然后再去把一个一个问题解决掉。

心理学三巨头之一阿德勒说原理: 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人的思想就像电脑编程一样。创伤是由过去的经历和父母以及成长环境编程的,而现在你开始有了醒悟和觉知,开始自己给自己重新写新的程序。

如果能穿越到十几年前那个受伤的小女孩身边,用现在的觉知智慧以及慈悲之心来观察当时的事件,你就从中会发现新的视野感悟心境,你就会从一个受伤的委屈的愤怒的小女孩的视野中走出来,看到更多更全方位的境遇。我们可以用过往来怪父母怨社会,也可以把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力交给我们自己。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所谓的过去,只是用来停住不前的工具和借口——525心理网

692次浏览查看最近访客于2022/3/4 10:03:46更新

关新慧关新慧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香港 新界
开通的推广服务:高级推广专长推广优秀咨询师推广


您可能感兴趣的经验

525心理网,您身边的心理健康专家!
搜索微信公众号:525心理网(psy525_cn)关注我们

专业心理测评在这里,发现未知的自己......
快速咨询描述您的心理困惑,快速获得在线心理专家解答

评论1有帮助0 收藏关新慧关新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