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次数:10 次及以上
咨询费用:100 元
案例类别:厌学不上学
运用的技术:东西方整合心理学
— 案例简述 —
来访男,14岁,初二。九月份开学一周后感到紧张害怕难以适应在教室上课而不去上学,来咨询时已请病假在家休息两周多。——Psy525.cn
— 咨询经过 —
第一次来咨询是父母陪同一起来的,父亲在外工作较忙,平时很少陪孩子,母亲工作较规律,一下了班就是在家做家务和照顾孩子。父亲对孩子不去上学这件事表现出很恼火,认为就是孩子想玩手机,不赞同母亲的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有时忍不住地想大吼大叫甚至打人。母亲比较温柔,但显得唠叨,对孩子不去上学这件事会讲一大通大道理,认为父亲管严厉了,父亲不懂教育方法,自己在孩子小的时候比较溺爱孩子,现在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也很自责和焦虑。咨询师单独跟孩子交流时发现孩子说的有些事情父母并不了解,他说他在教室看到其它同学有说有笑很羡慕他们,但自己没有那么好的朋友,暑假回来身高一下长了很多,体重也增加了,总觉得有同学在背后议论自己,一进教室就浑身不自在,感到呼吸困难,心跳很快,手心出汗,有时能感到自己在发抖。
咨询师了解到这些信息后跟父母讨论咨询的目标,不是如他们看到的那样要让孩子去上学,而是孩子现在面临的是成长的困惑,如何看待自己和如何看待别人的评价的问题,同时这就涉及到人际关系,即孩子在学校没有较好的同学朋友,这就是他成长中遇到问题没有参照会陷入自己的情绪苦恼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父母同意了继续让孩子来做心理咨询,不再追求一定要把孩子送回学校去。
经过我们十二次的咨询,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用到了沙盘,绘画等心理辅导的技术,来访跟咨询师建立了比较依赖的关系,咨询师也见证了来访一步步地成长。来访最大的变化就是在第十次咨询时把作业拿到咨询室里来做,他跟咨询师说自己知道那怕不去学校但还是不能放松学习,不能让自己期末时成绩考差了。最后来访是在期末考试时回到了学校。——525心理网
— 经验感想 —
这是本咨询师前几年做的案例,从那之后咨询师接触到的青少年案例越来越多,但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相信青少年本人的感受和想法,保持中立的态度,千万不能听父母或老师的建议而认同了父母或老师的观念,相信青少年都有向上往好的一面发展的内在动力。青少年时期出现的心理困惑跟这个年龄特点有关,问题是成长的资源。——525心理网
4484次浏览查看最近访客于2023/5/13 15:55:05更新
您可能感兴趣的经验
525心理网,您身边的心理健康专家!
搜索微信公众号:525心理网(psy525_cn)关注我们